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4章 春生

来到官署,说明来意,负责看守大门的侍卫没半点迟疑,甚至都不用通报,直接带着他们走向记录官塾学员的档案库。

听说是从荣昌镇来的,少年少女姓米和禹,负责记录的官吏眉头直跳,点头哈腰小心谨慎的交接完一切事宜,又恭恭敬敬差人为三人领路去往官塾。

至于原本暗地里应该交付的那点润笔费......县太爷亲自交代的事情,他们若真敢伸手,估计明天一早头顶上这顶吃皇粮的官家帽就得被摘了。

光是这份态度,不知情的外人见了,估计都得以为这是哪位世家出身或者朝廷大员之后呢。

米月和禹秀薇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
赵春生却笑而不语,其中门道自然知晓。

估计寇夫子给这边县太爷的压力不小,连看门儿的守卫都知晓此事。

当然,能戴得起头顶乌纱帽的官员都知晓其中的轻重厉害,真正的内幕都会咽进肚子,不会透露太多。

这样也好,只要这么“一点”,足够少年少女安稳求学。

官塾说很大,还涵盖君子六艺所需的骑射一道,占地规模自然不小,位于城外,四周都有官兵把守。

赵春生三人在官兵的带领下,一路畅通无阻,也大致领略了一番官塾风貌。

占地广袤,五脏俱全,可以看见随处席地而坐的学子研读文章,有男女扎堆儿谈论治学之道,也有闲庭散步的先生夫子望向那些高谈阔论,沉浸文海的学子们欣慰之意溢于言表。

虽是官塾,可比之一座学宫都不为过。

可见碎叶城的官老爷在这砸下不少心血。

大庆并不禁止女子习文为官,只要想学,通过考试都行。

官塾内还有学舍,只要每年按照规定交付银两就可留在学塾内居住。

米月和禹秀薇的小考,有官衙帮衬很快便举行。

虽说寇脊轩给官衙这边交代的是减少束修,保护二人求学期间不受外力干扰。

可说是这么说,官衙这边理解起来,那就是大开方便之门呗!

连一位超脱于世的地仙都开口了,若只是为了这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,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信。

如果不是寇脊轩一再强调二人以后能否走上仕途全看他们自身,估计县太爷都想书信一份递交朝廷,读书?还需要读吗?一位地仙的面子,直接给官位都成。

这场小考实际上也就是走过场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