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3章 喧嚣

碎叶城很大。

至少进了城后,米月放眼望去,密密麻麻皆是人头攒动的光景。

一路行去。

街头杂耍,小贩走街,戏子登台,簪花玉带,士子行书,娇奴撑伞........

还有糕点铺子的小二卖力吆喝,胭脂铺子莺莺燕燕,玉石铺子的珠光宝气,时令瓜果的沁人芬芳.......

市井烟火气,令人目不暇接。

荣昌村其实也有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喧嚣,只不过和城池比起来,还是小巫见大巫了。

少年少女就像是从深山野林中走入世外桃源的小猴子,惊奇万分,又觉无比新鲜,东张西瞅,目不暇接。

禹秀薇还是比较拘谨,哪怕眼珠子乱转个不停,还是老老实实跟在赵春生身后。

米月则不太老实,东窜西走。

赵春生没阻拦,天性活泼些挺好的,不想他们那时候,上了山一个个被师门规矩牢牢束缚,明明才十几岁的年纪,就跟那些山中顽石似的,千思万想中求静,红尘虚妄中求真,对他们这个年纪来说,怎么可能的事情。

不如不为,随之变化。

他们脚下这条路,通往衙署。

想要进入官塾,还得在衙署那边记录在册才行,这些名字,会随着日后一次次教书先生考核学问后用朱砂标注优良,唯有合格者才能参加童试。

大庆王朝想来崇文,在科举一途几百年来都是重中之重,顺带着一地之内多少学子取得功名,也是坐镇此地官员的考评项目之一。

至此,关系到自己仕途升迁的头等大事儿,又怎敢怠慢?

关于官塾入门的门槛儿虽说不高,只要完成一定程度的考核后交钱就行,而且没有年龄和时间的限制,主要教授内容,除了君子六艺,大儒学说之外,最主要的,还是那些科举内容,这才是学子们最关心的。

如今,有寇脊轩给这边官署提个醒儿,米月和禹秀薇的求学之路也会安稳平静些,加上如今钱财一事也不用再忧愁,剩下的一切事宜,都得看少年少女自己,外人若是再帮忙,可就是在害人了。

赵春生边走边对米月和禹秀薇道:“咱们先去递交录牒,之后还得去官塾那边经历一场小考,这两天估计会比较忙,观光游览,等你们入学后机会多得是,不用急于一时。”

紧接着,赵春生又叮嘱了些其他事宜,大致内容不外乎官塾规矩,还有为人处世礼让三分之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