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3章 梨园开嗓

荣昌镇,老祠堂学塾重新开了门,不过暂时没有招收学生。

那位在所有人看来都属于陌生面孔的教书先生,每天待在院内喝茶看书,时不时与镇里书铺这边订购一些流传广泛的书籍,什么类型都有,哪怕是戏词杂篇都看得津津有味。

寒来暑往,雪花轻盈,小镇一年到头第一次迎来柔雪,并不冷,洒落在那些欢快出门嬉戏的孩子头上,笑声银铃,闻者欢喜。

恰逢今日,距离老祠堂不远处的梨园开了嗓。

小镇以前没有梨园,是后来随着大股人潮的迁移,随着商贾马骡日益增多,这里也就多了个名叫镜花台的梨园。

“......

洞房昨夜春初透,

尽是那风流家世也自含羞。

滋味在心头,也自上眉头,

爱情郎,文采与风流。

.......”

梨园与老祠堂的距离其实并不算远,唱戏声悠扬飘荡,断断续续,如水波荡漾,令人听不真切。

今日无事。

柳相合上书籍,走出门去。

梨园已在小镇传承三代,如今的班头却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少年郎,姓张,名釉,由于今日没有他的戏份,也不用做登台演出的装扮,身材修长儒雅的少年郎站在镜花台门外迎来送往。

虽说年纪小,约莫只有十五六岁,刚刚勾到成家的门槛儿,不过要说待人接物,经过长辈的从小栽培,与他的戏曲一样,熟门熟路。

无论是老主顾还是新面孔,都能有说有笑含蓄几句,临了一句里面请。

跨过门槛儿前,柳相只是与之微笑点头,没多说什么。

可能是不喜欢,也可能是思想不同,戏曲这东西,柳相不喜欢,到此也是纯粹闲得慌。

在梨园待了一晚,铜板一颗没赏,倒是茶水没少喝。

等到梨园谢幕,宾客逐渐散场,柳相最后一个起身,想着以后估计是不会来捧场了。

恰好,梨园的少东家张釉忙完事务,也注意到了这一袭儒裳的教书先生。

拱手行礼后,张釉先是自报家门,旋即笑问:“这位先生怎么称呼?”

柳相同样还礼,“柳相。”

张釉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。

柳相难得有雅兴,再次落座,与这位少年多聊几句。

“柳先生是新来小镇,在北边学塾担任的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