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2章 展望

郭靖这番话的道理,其实在场的几人都心知肚明。然而,在之前的日子里,他们一直被沉重的财政压力所束缚,直接就是捉襟见肘,使得他们即使有再大的梦想和热情,也不敢轻易去尝试和行动。

他们深知,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,任何宏大的计划都只能是一纸空谈。

然而,如今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。王老六慷慨解囊,被收缴的一千多万的巨款,为商鞅财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笔资金如同一股清泉,瞬间将财政的干涸之地填得满满当当。如今,他们再也不用为资金的问题而担忧,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
此刻,正是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大好时机。他们可以将之前因为资金问题而搁置的计划一一提上日程,用这份新获得的资金支持去实现那些曾经的梦想。

蒋宏亮在听完郭靖的提议后,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他目光凝重,仿佛穿透了时间的迷雾,回到了过去几年中那些关于秦川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讨论和规划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沉稳:“你或许不了解,关于我省铺架高速的计划,其实早在几年前的会议上就已经被郑重地提了出来。那时,我们满怀憧憬,期待着能在这片土地上织就一张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。”

“然而,现实总是充满了挑战。我们的计划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大型盾构机这样的关键设备。没有这样的技术支撑,秦川省的高速公路施工就如同空中楼阁,难以真正落地实施。即便我们现在立项施工,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和工程进度,恐怕也要等到二十年以后才能陆续竣工。”

蒋宏亮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无奈和遗憾,他接着说:“因此,这个计划,恐怕会有些好高骛远。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,但现实条件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必须谨慎地评估每一个步骤,确保我们的计划能够真正落地,而不是成为一纸空谈。”

郭靖听罢蒋宏亮的担忧,也无奈地叹了口气,心中暗自思忖:的确,现在是1990年,而非科技大爆炸的2020年。现在正处于一个技术受限的时代,许多宏伟的蓝图都难以立即实现。我记得,商鞅市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都要等到2008年左右,而世界闻名的秦岭终南山隧道也是在那同一时期竣工通车的。

那是一条长达18公里的高速公路,它的建设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。历时六年,无数工人夜以继日地劳作,才最终得以竣工。而这,还是在加入WTO之后,我们有机会使用进口盾构机的情况下完成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